民國39年4月27日蔣中正最後一次巡視舟山群島部隊。關於上海撤退到舟山群島一段歷史,湯恩伯將軍紀念文集中,舟山防衛司令石覺中將回憶道:「我終以總兵力不足,浦東南市先後被匪突破。五月二十四日 而臨決擇時機,也是高級指揮官識量魄力的嚴重考驗。那時行動只有兩途,一是固守原地,決一死戰;一是趁吳淞江口尚可通過,實施海上轉移。前一行動,只要一股血性的勇氣就行;後一行動,要有考量大局的智慧,還要有敢負全責的勇氣,更要有當機立斷的魄力才行。湯故上將聽取幾位高級將領的意見之後,他毅然決定:『儘現有七萬噸左右船舶,以舟山為目標,實施海上轉移』。他的理由很簡明。在此決一死戰,並無勝算;國家存亡,既非在此一地,在此一戰,則應將現存力量,轉移於較為有利的用途。他並決定,一面報告,同時實施(按:實施中奉令核准)。五月二十五晚開始,至二十八等日陸續到達舟山者約八萬人。」石覺這段話說明,在民國38年5月24日這一天,守軍將領決定並不在上海進行總決戰,而為保留實力,採取主動撤退。上海保衛戰國軍總兵力有14萬人,而撤退到舟山群島就有8萬,保全了將近60%的總兵員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