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老士官?


1920年代,中國人普遍沒有身份證,社會生活困難,加上內憂外患,社會持續動盪。國民政府成立後,為民族獨立和國防建設,立即實施徵兵制,當時的徵兵法令規定,凡役男一經中簽,皆應入營;照理當時各都市省會無論黨員、公務員、士紳子弟及各學校役齡學生,一律需依法令服兵役;然而當時社會並未公平發展,這些規定到了地方兵役呈辦人手中,特別是到保甲長手中,有時會變了樣。買賣壯丁,強拉強捆、偷梁換柱,冒名頂替的現象十分普遍。許多官僚家庭和有錢人家子弟都避開了義務。由於社會上有知識、有錢、有地位者,可以輕易逃避兵役,以致各地徵送到部隊的壯丁,多為當時中國社會中的弱者、貧者和愚者。這些士兵大都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卻要承擔最沉重的社會責任。這些士兵渡海來台之後,更承擔起台灣的國防重任長達三十年。中華民國不能忘記這些「民國的武士」,台灣人更不能忘記他們,若不是他們,中華民國無法在當年共產黨地緣勢力範圍內,維持台灣島上脆弱的安定與幸福。

政府遷台初期,部隊裡不缺軍官,但缺士兵。除了這批傷殘退役的老兵去建設台灣之外,當年渡海來台的大部份士兵都被留在軍營,無法退伍,一則是缺乏社會生存能力,一則是受到部隊半強制的留營政策所致。在各種因緣際會下在大陸從軍的士兵,不像台灣籍充員兵只需服役2至3年,這群被捲入戰火的大陸籍士兵,隨軍來到台灣,長期無法退役。民國47年823砲戰後,台灣社會逐步穩定,經當時的總統蔣中正核准,國防部是年開始研擬軍人退役與待遇的具體解決方案,最後在民國48年公佈實施《陸海空軍軍官服役條例》及《陸海空軍士官服役條例》。條例規定,士兵須年滿40歲、士官50歲、士官長則要58歲才能退役。這紙命令,後來成了這些老兵服役30年以上的歷史源頭。

在條例實施的同時,國防部也擬定了志願士官士兵留營服務計畫,代號「木蘭計畫」,由參謀總長辦公室下令國軍各級部隊貫澈此計劃,政工配合行動,各級總部、直屬單位定期簡報成果並檢討成效。主要目標是使官兵能安心留營並疏通意圖退役的資深官兵,使能安心留營服役,確保國家戰力。

「木蘭計劃」實施後,這些來自大江南北的大陸籍士兵,幾乎都被升了士官,而服務年限也相應延長,這便是讓台灣印象深刻的「老士官長」的由來。這些有戰鬥經驗的老兵,負擔起部隊最基層的運作、技術與戰鬥經驗的傳承, 確實為台灣的國防工作作出了貢獻,而他們最後沒能打回大陸去,反倒為維護台灣的安全,貢獻了自己的青春與人生。

由於懷抱反共復國的信念、或是在老家原本就已經有了婚配,或是常年在部隊生活,被徹底體制化,最終失去婚配的最佳條件,不論原因為何,絕大部份老士官都未結婚,他們一直單身,自然不可能享有分配眷舍的福利;老士官的故鄉又在海峽對岸的大陸,大陸自江山變色後,來台老兵的大陸家庭大都無法避開政治衝擊,幾十年下來,這群戰士大都已舉目無親,在台灣孤苦伶仃地生活,最後,走進一座座孤墳之中。

老士官的面貌不只如此。

民國38年,國民政府轉戰到台灣,倉皇辭廟,兵慌馬亂,首要工作是建軍備戰,抵抗侵略。民國40年,為重整戰力,國軍實施實施「精兵制度」,先於40年4月1日辦理第一批「老弱殘障」的官兵退除役;次年10月22日,再公布「陸海空軍軍官在台期間假退役實施辦法」。43年,蔣中正指示行政院下設立「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於11月1日在台北正式成立。當時許多不願留營的士兵利大部份以傷殘理由從軍中退役,他們半生戎馬,負傷歸田解甲,從此要自謀生路,實在不容易。



千里飄零,他們其中不少人走過對日抗戰與戡亂戰爭,往往是在戰爭過程中被抽丁而來最基層的士兵,他們對家鄉的雙親或弱妻幼子連最後一聲再見都來不及說,就從此天人永隔。他們離鄉背井來到小島,充斥在台灣社會各個角落,展開了新的人生。他們的故事,往往令聽者動容。

民國45年5月1日,為了承辦東西橫貫公路以及使退除役官兵能獲得各種工程技術能力訓練的機會,政府成立「國軍退除役官兵建設工程總隊管理處」,由省政府建設廳代管,改名為「台灣省政府建設廳營民工程總管理處」。46年再改名為「台灣省政府建設廳榮民工程管理處」,改隸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編成了一支由退伍老兵組成的工程開發隊伍,對台灣展開建設工作。



東西橫貫公路主線加上支線,全長348公里,橫跨中央山脈崇山峻嶺,當時施工設備,施工經驗都缺乏,榮民是以最原始的原鍬十字鎬,手腳併用,一鎬一鍬完成。那是蔣經國領導的一項工程,他從戡查路線開始,和榮民一起跋涉於荒山草莾之間,乘吊籠,攀索橋,越棧道,涉蠻荒,胼手胝足,披星戴月工作生活歷經3年又10個月才完成的工程。東西橫貫公路在民國48年6月竣工,49年通車,當時技術和專業都很都不夠,但老兵不負使命,終於完成這項艱鉅任務。以50年代榮工處的可查資料顯示,在東西橫貫公路完成之後,榮工處也只有工程師123人,技術人員60人,沒有專長的普通工人3000多人。

從以前的東西橫貫公路、南橫、北橫、台中港、中山高速公路台北到基隆段,以及幾乎台灣所有農林、水果林的產業道路等等,一直到現在的101大樓和雪山隧道,全都是榮民工程的重大成就。雪山隧道要經過6處斷層、98處剪裂帶,36處地下湧泉,經逢63次兒盤崩落,26次鑽掘機受困,榮工處經歷14年,犧牲13位工程人員,才千辛萬苦完成。老兵伴隨台灣從低收入的農業社會進步到工業社會,最終成為已開發國家,創造了經濟奇蹟,在大家飛黃騰達的熱鬧時刻,老兵們自己卻孑然一身,未取分毫,甚至連個子嗣都沒有,老兵和台灣真情相伴的記憶,台灣的子孫應永世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