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緣起



18世紀,西方崛起,強權四海爭霸。鴉片戰爭,大清帝國衰微,170年來,亞洲社會受到兵燹深創,大地呻吟。在中國,自皇帝至兵勇,自總統到庶民,幾乎誰也沒能逃過戰火的波及。不論是中國大陸,還是台灣社會,都經過長期持續的動盪年代,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每個人,不是自己便是有某位親友曾經背負過離開故土、骨肉分離、妻離子散、粉身碎骨的命運,受到過不公,有過被壓迫、被奴役的經歷。有時這些不公是來自異族,有時這些壓迫是來自我們自己的民族,不論如何,當時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幾乎每一位都成了戰爭的受害者。士兵,是其中受傷最深、創傷最集中、最沉痛、數目最龐大,卻最無言,也最無奈的群體。


民國初年到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經歷了各式各樣的挑戰,除軍閥橫行、政客當道、異族入侵外,社會最根本的問題是忽視對個人價值的尊重,缺乏對生命的敬畏,一百多年來,中國社會缺乏科學的統治基礎,導致經濟不發達,生產力低下,教育不普及,衛生觀念淡薄,財富不平均,社會不公平,人口素質低下。中國因為落後而被異族擊敗,土地被佔領。異族以更現代、更科學的方法對殖民地的資源進行分配、管理、運用,但其統治邏輯卻是犧牲一個民族來供養另一個民族,壓制一個民族來創造另一個民族,殘害一個民族來成全另一個民族。當時有一批又一批的愛國青年投入獻身報國的運動,他們的愛國情操是中華民族得以延續,沒有被消滅的重要原因。然而在滿懷愛國情操的有志青年之外,整個社會中,有太多人無端被捲入戰火,他們受到各種勢力徵召,加入軍隊,在混戰中浴血、殞命,一批又一批中華民族的軀體在戰爭的火焰下硝融,戰爭中的國家機器,因兵力匱乏,容忍部隊隨地徵兵拉丁,許多人在這個時候開啟了漫長的軍旅生涯,或是直接成為戰爭的受害者。

今天,戰火已經熄滅,戰爭已經遠去,回顧過往,我們反省歷史,撫摸創傷,領悟到那些沉重與悲傷的過去有其深遠的意義,其最重要的一點,是使得後代子孫能更深刻理解「戰爭與和平」,能以更豐富的維度審視人間歡愉與苦難。

早年隨國軍來台的單身官兵,退伍後亡故,散葬在各地公墓,無人聞問,墓地年久失修塌陷,許多退伍官兵後來還參加國家重大建設,繼續奉獻犧牲。工程單位雖在當地立碑建祠以為紀念,但是工程完工之後,單位撤離,日久為人所忘,埋沒在荒煙漫草間,令人感嘆。

中華民國政府剛剛轉進台灣時,烽煙瀰漫,一心備戰,雖於民國43年便成立「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但直到民國55年改制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才真正擴大辦理退除役官兵的就學、就業、就醫、 就養及服務照顧諸項工作,在逐步建設的過程,難免掛萬漏一,未能完美照顧到所有人。當時的台灣還處於農村社會,完全是靠政府和全體人民勵精圖治,特別是勞工、農民、士兵階層的犧牲奉獻,經過建軍備戰、土地改革、經過發展出口工業和十大建設等工程,奠定了國家整體的發展。


放寬歷史的視野,就會知道這一切原本來之不易。

戰爭的結束就是和平的開始。我們每一個人都接受過社會豐富的資源和無數的愛,才得以成長。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要留下什麼,取決於我們的良知以及對生命的態度。先人們的苦難,應該使我們學到感恩,學到寬容,學會尊重不同的價值觀。

因為有一批又一批的「民國武士」作了時代的犧牲品,中華民國始能走過100年。在台灣,特別是老士官,他們的犧牲最大,不僅腳下沒有一塊土頂上沒有一土是自己的,同時也失去了婚姻的機會,連傳宗接代的機會都犧牲了。這些最底層的老兵們已被社會忽視與遺忘,民國百年的慶祝活動又怎麼能再次遺忘他們的身影?他們以青春守望民國、用生命捍衛了台灣,他們在軍中奉獻一生,以血肉築起台灣的國防長城,他們的一生是中華民國艱辛的歷史縮影,也是台灣從動盪不安到安全發展的最佳見證。老兵們的故事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發:戰爭與仇恨並不能解決人類的分岐,它製造的問題比它解決的還要多得多,它犧牲的人比它拯救的人還多得多。挖掘過去、挖掘被歷史遮避的人性,嚐試建立跨越世代與跨越族群的歷史視角,讓台灣看到過去族群間相互扶植、併肩作戰、相互依存的一面,對台灣這樣一個多元的移民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