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大台灣



民國38年至民國44年之間,陸陸續續將近有43萬的國軍撤退到台灣。當時這四十多萬的部隊主要的任務是「收復大陸、解救同胞」、他們為了自己身家而戰的同時,也是為了「爭取人類的自由而戰!」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政治版圖重新劃分,中華民國政府堅定地站在自由陣營的最前線,在組織嚴密,士氣旺盛,火力強大的共軍面前,為了維護台灣這最後一塊未被赤化的基地,中華民國政府犧牲了台灣社會的些許自由,以威權替代了民主,然而真正失去自由、人權、民主等權力最多的,反倒是這些與政權有裙帶關係的老兵。他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集體失去自由,甚至集體失去正常人的一生。



當時,大敵當前,為了強化反攻信念,強化戰鬥組織的戰鬥意志,保持反攻復國的充足兵力與軍中保防的需求,國防部制定了「戡亂時期陸海空軍軍人婚姻條例」和「軍人戶口查記辦法」,規定只有年滿28歲的軍官或技術士官才可以結婚,且以「軍人身份補給証」作為軍人唯一的身份認証和管理依據。現役軍人除非在軍營以外的地方擁有家庭,擁有棲身之所,才得以申請身份証。這些老兵於是有一段時間甚至連台灣身份都沒有。直至民國48年,823砲戰結束之後,軍中才將婚姻限制放寬到年滿25歲的所有士官可以結婚、現役士兵服役滿3年也可以結婚﹔民國57年又修正「軍人戶口查記辦法」,讓大多數的軍人可以擁有身份証。此時,國府遷台已近二十年,那些低階士官兵最年輕的都在40歲上下,沒錢沒屋,大多已失去了成家立業的黃金年齡。

與當年台灣義務役充員兵服役2到3年相比,大陸籍士兵長期承擔台灣國防責任,在社會義務分配上呈現不公平的現象,社會責任向大陸老兵一方嚴重傾斜。


為了對抗強權,當時政府將這些大陸來台的士兵推上最前線,去抵擋侵略;為了建設,又讓他們在台灣的高山峻嶺之間開疆闢路。他們保護的不是別人,正是中華民國的所有國民;他們流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建設現代化社會。若不是這些士兵的犧牲,台灣已經被共軍「解放」,必然逃不過歷年來共產政權的各種政治運動;他們和台灣人民站在一起,為台灣的現代化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多少年來的滄桑與刧波中,經過大大小小的戰火,中華民國以這些士兵的血肉和血汗,築成一道島鍊,將台灣安穩地保護起來,這些從大陸轉戰到小島的軍政人員,從未放棄台灣的安全和福祉。他們以血肉之軀抵擋砲火,最後卻被這個社會遺忘,他們的價值被這個社會不公平的扭曲。他們和所有人一樣,身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都是巨流中的涓滴,在時代的沖刷下翻滾、粉身碎骨。


 老兵走過戰爭,退伍之後寄生在台灣社會底層,充當起清道夫、看門人、拾荒者、小攤販、擺香煙攤、開計程車,賣包子饅頭。「老士官」走過戰火,也走過台灣社會的最動盪的一段歷史,他們大多數人還來不及看見民國100年,大部份就都已經凋零,孤單地埋骨在台灣的土地上。

曾幾何時,當我們突然驚覺,這些老兵的吆喝聲早已淡出我們的生活,淡出台灣的社會。

根據退輔會的統計數字,民國95年底65歲以上的就養榮民一共是95664人,到了99年度二月間,急遽減少到77101人,短短5年內逝去了18563人(期間還不計入每年因年齡自然增加而列入統計範圍的增長);外住就養榮民人數的有眷榮民,95年度一共有59650人,到了99年二月間僅小幅減少為58658人,但單身獨居的榮民卻從20460人巨幅減少為6007人,一共減少了14453人,即使考慮到老榮民結婚與接受就養的因素,這樣巨幅的減少仍讓人怵目驚心,可以推測單身的榮民由於缺乏親人照顧與缺乏社會連結與社會關係等情感支持網,一旦罹病凋零的速度十分迅速。其中屬於老士官階層的,其狀況肯定更不好。

這些在曾在戰火前沿冒險,用自己的肉體換來台灣安全的弱勢族群,為這片土地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台灣社會對待他們卻是如此的冷漠與殘酷。《守望民國──看見老士官生命故事展》期望展現更多老芋仔的生命故事,使更多人能放寬歷史的視野,以更立體的視角,更公平地看待這些逐漸凋零的老兵。